在momo工作的日子(中)

剛進公司的時候我的部門是經營分析課。
經營分析課負責全公司五大通路的報表產出、資料分析。
(五大通路:電視購物、網路購物、型錄、藥妝、百貨)
而每個通路都有不一樣的資料需求。

相關文章
工作回憶錄-前言
在momo工作的日子(上)
在momo工作的日子(下)

電視購物:

momo購物有三個頻道,一天中會切成很多個時段,一檔節目大約是40分鐘的長度。
電視商品處依照商品屬性分為多個部門。
「商品開發」負責與廠商、商品的開發與管理;節目處「購物專家」、「製作人」與一檔節目的成敗息息相關。
商品也分為LIVE、播帶、新品、舊品…
第一次播出和後來重播的銷售狀況不會相同,首次LIVE也要績效達標才能繼續播出。
同樣的帶子播久了也需要重新LIVE,不然播太多次觀眾也很膩。

總之就是對「商品開發」來說,一定希望業績獎金越多越好,所以會希望商品可以播出,LIVE之後也要多多重播,才能產生業績。
相對來說公司資源有限,只有三個台別,一天只有24小時,且每個頻道、每個時段,熱門的程度不同。
所以資源要分配給有效益的商品、節目,以達到最大利益。

那麼怎麼樣才算是有效益呢?
不同的頻道別、不同的時段、不同的商品屬性,如何評估每檔節目的績效呢?

網路購物、型錄

網路通路:
依照商品屬性,分為多個館別及產品線。
購物網與購物台的商品結構有很大的差異,商品數量、商品毛利,都有很大不同。還有顧客的組成也不同。
以資料面來說,資料量較電視購物龐大許多,且網頁的流量、點擊率,各項指標都是可以被追蹤的。

再來購物網上面也有賣電視購物的商品,
在計算業績的時候應該要計算為電視通路的業績,還是網路通路的業績呢?

型錄通路:
型錄沒有專屬的商品,是把電視通路、網路通路的商品放到型錄上面呈現,大約每個月一期。
對於績效的評估,經營者會想要了解:本月的業績是由不同期別組成,而每一期的業績分別是多少?
電視商品、網路商品的比例分別是多少?各商品線、各頁面的效益如何?

藥妝、百貨

相對於電視、網路、型錄,這三個算是「虛擬通路」,藥妝及百貨是有實體店面的「實體通路」。

藥妝通路:
依不同區域、門市、商品、供應商、品牌、檔期、DM,依多個面向檢視業績表現。
以商品來說,每個商品所陳列的門市數不同,陳列的貨架不同,貨架的位置也不同。
和網路商品一樣,在提高營業額的同時,也要非常注意毛利率。
與其他通路不同,一個通路是由多個門市組成,在庫存管理、營運費用,都是分為各個門市一一檢視的。

百貨通路:
依各樓層、櫃位屬性(一般櫃、臨時櫃)檢視業績的消長,
以及百貨產業的業績也最受到季節性的影響(週年慶、新年檔期、耶誕檔期、母親節檔期…等等)

經營分析課的角色

經營分析課依照各通路不同的需求,
與業務單位討論績效評估方法、業績目標制定、業績獎金辦法、各項KPI的計算方式。
配合提供例行性(每日、每週、每月、每季)的報表資料給業務單位,作為績效檢視及決策的參考。
當然也還有很多一次性的資料需求,而一次性的資料多要幾次就變成例行性,固定提供了XD

經營分析課不是資訊單位,但我們是業務單位與資訊單位的溝通橋樑。
我們配合業務單位的需求設計報表及表單、並協助產出報表、更新表單。

產出報表、表單的方式是從ERP抓資料(匯出excel或txt檔之類的),
再利用Access、VBA產出Excel結果,所以必須很熟Excel、Access、VBA。

因為產出資料的即時性、正確性很重要,
所以我們用VBA自動處理資料,能快速產出並減少人工操作的錯誤,
在設計報表的過程,也會設計檢核點,讓我們能快速確認資料的正確性。

在業務單位確認資料需要長期提供後,
我們也協助業務單位與資訊單位討論需求,將這些表單、報表導入ERP和BI。
(BI我們是用IBM COGNOS)

我在經營分析課的角色

藥妝、百貨兩個通路由我負責,
不過百貨的資料需求比較少,所以我最主要是負責藥妝。
電視通路的需求最大,所以我也有幫忙一些報表和專案性的需求。
網路和型錄我只有幫忙一些臨時性的資料處理,這兩個通路我接觸較少。

部門同事大多是商管科系,
而我統計系的背景以及我在學校修了一些資訊相關的課程,在這裡也派上了用場。
我在這裡幾乎是從基礎學習Excel、Access、VBA,經過新人期間的學習與摸索我很快能上手,
上手之後我對於程式碼及報表產出的流程有很多想法,作了一些嘗試和改善,也受到主管和同事的大力肯定。